【金口诀】与祖师爷孙膑的故事!
信息来源:东灵子 时间:2020/12/17 15:32:00 阅读量:763次
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不详(山东孙氏族谱称其为孙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华夏族,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家世出身
卫公子惠孙之后,以字为氏。卫有陶叔,为司徒后有,陶叔氏、司徒氏。 武公生季衅,采于宁为宁氏。 孙权号吴,而四世亡于晋,又有厉氏(孙皓以秀奔魏改姓厉。) 《唐幽州内衙副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与《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等碑文,孙武源出卫国姬姓孙乙。唐代孙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记载孙膑是卫武公的后代。
逃奔齐国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庞涓后来出仕魏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 ,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田忌赛马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作为赌注。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孙膑在“田忌赛马”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田忌按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将穰疵在南梁(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 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救,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袭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但齐军此时已向西进军。孙膑考虑到魏军自恃其勇,一定会轻视齐军,况且齐军也有怯战的名声,应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后加以歼灭。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行进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孙膑于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数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金口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预测学。据《史记》记载,“膑生阿、鄄之间”。孙膑系山东鄄城孙老家人,是兵圣孙武的五代孙,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他曾指挥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著有《孙膑兵法》,是中华民族古代战争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相传孙膑天资聪明,从师鬼谷子学艺,不仅精通兵法,还精通术数、日月星象,占往察来,尽在掌中。可见孙膑也是一位预测学家,至今在民间留传着孙膑测算如神的故事。“大六壬金口诀”,我国西北地区称之为“袖中金”,华北地区称之为“金口诀”,东北地区称之为“大金口”。澹泊居士姜智元称之为“金口预言”。王祤称之为“金口诀大传”。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又称“孙膑预测学”。据《史记》记载,“膑生阿、鄄之间”。1991年山东省鄄城县孙老家村发现《孙氏族谱》、“孙氏庙碑”和“孙膑画像”,经史学家考证,孙膑系山东鄄城孙老家人,是兵圣孙武的孙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他曾指挥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著有《孙膑兵法》,是中华民族古代战争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相传孙膑天资聪明,从师鬼谷子学艺,不仅精通兵法,还精通术数、日月星象,占往察来,尽在掌中。可见孙膑也是一位预测学家,至今在民间留传着孙膑测算如神的故事。“大六壬神课金口诀”,我国西北地区称之为“袖中金”,华北地区称之为“金口诀”,东北地区称之为“大金口”。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在阴阳辩证逻辑推理和五行生克制化的运用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方法灵活简便、信息量大、预测范围广、准确率高的特点,民间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学会金口诀,来人不用说”之称,海内外学者称之为预测绝学。它运用兵法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观点,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概括为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以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空间位置的转换来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推测事物的得失成败。它的数理概念、逻辑法则是符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规律的,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结晶。
当今世人皆知:金口诀集太乙、奇门、六壬三式精华于一身!“三式”即我国古代术数中三大秘术太乙、奇门、六壬同称“三式”。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用式盘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来源:大六壬来源于《河图》和《洛书》。《河图》九数布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洛书》按后天八卦排列,坎一乾六,壬案乾宫,为数之始。水、火、木、金、土,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其阴而取阳,故称壬。六十甲子中有六个壬: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所以叫六壬。“大六壬”是从《周易》派生出来的一种术数,是周易预测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并列为三式,属于高层次的古典术数预测学。
方法:其法以月将加时辰,立四课,排三传,观阴阳,辩生克,以决吉凶成败。
特点: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
预测原理:是依据日、月、星、辰的变化为准则尺度,运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的人天合一的规律,并结合水、木、火、土、金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沟通人体信息密码场的智能、高效、准确的预测方式。
明清古版《大六壬神课金口诀》序言曰:金口诀来源于河图、洛书!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编者黄陶中在序言中说:“粤自河图洛书出,先圣则之为经,以开物成务而前民用,诚万事道术之鼻祖也,古设大卜筮人之观掌其事,而今亡矣,惜哉!”此段文字说明金口诀的来历,来源于河图、洛书,先圣演化成金口诀,以用于民事占卜。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伏羲根据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成为预测占卜之根源。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编者黄陶中在序言中说:“世传神课金口诀,命谓述自孙氏膑,膑始精大六壬,尤嫌其博而弗约,遂择其简粹神妙之最,辑为此书,传行于世,占无不应。”书中歌诀多处记有孙膑的神算妙语,如在《地形法》中有“此是孙膑地形法,取法临用着意看。”在《金风战干歌》中有“祖师留传玄妙诀,捉将擒贼在掌中,兵法战略皆可用,天机泄露有祸侵。”从而可见此书虽非孙膑原著,但书中的核心内容仍然可反映孙膑的预测思想和兵法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