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泰山拜天门 乾坤逆转起风尘
信息来源:无名道人 时间:2017/6/2 20:55:00 阅读量:2063次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闻名中外。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自然的泰山,彰显着自然的神奇;文化的泰山,印证着文化的神圣。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是指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是善男信女向神明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得到神明庇佑的一种祈求赐福方式。通常读书人士、职场人士等等祈福文殊菩萨,消除自己一切烦恼,护佑自己考试成功、事业顺利。
提起笔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似乎这些神奇的故事,像梦一样的过去。然后,给我的心灵,甚至以后的人生,给以强烈的震撼。问道泰山,源于一个风水师的梦想。泰山,是东岳大帝的府邸,也是掌管时间善恶和生死的大门。作为一个风水师,必将走向一个很多人难以理解的路,向泰山祈祷,似乎是最基本的礼法。作为一个道士,从泰山开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风水师,是为了生存,道士,是为了梦想,这两者并不冲突。
作为一个越野者,自认为去过很多没有人类到达的地方,能够感受到天地的灵气,然而那只是沧海一粟,当我站在泰山顶上的时候,我的所有的感官,都被这里的雄伟而折服,放眼望去,云雾缭绕,仙境,这个称呼不算过分。自古华山一条路,五岳归来不看山。
我们故事,是从拜山开始的。这种虔诚,是对世间所有轻浮的看淡,也是对世间沉重的解脱,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执着,或者执着于一种单纯的祈祷的时候,很多事情,似乎并不重要,身体的劳累和痛苦与心灵的追求是一种斗争,这种斗争会持续,持续到成功或者放弃。
这种行为,简单到极致,三步一叩,是从山门正式开始的,我们拜山的时候是夜晚,这样可以逃避更多的游客,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再没有拜山的时候,有两个人,让我们去祭拜一下山下的奶奶庙,我们顺其自然,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看似自然,实则不自然,这一切,犹如鬼使神差,很多无名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有形的世界。
喝一杯,普洱,让我的思绪依然回到泰山脚下。膝盖的血咖,刚刚退去,膝盖似乎变得更加坚强,以前做下跪动作的时候,需要垫点东西,现在似乎承受能力有所增强。游客目光,有很多,有钦佩、有不结、有诧异、有惊奇、千姿百态,就像这世间所有的过客,万象唯心。还有那些,给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人们,他们总觉得这样跪下去太累,实际上,我可以坦白的讲,你们走,也舒服不到哪里去,不信,你可以试试。
同行的有我的师姐,一个命局和我一样的人,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看似不简单,实际很简单。缘分,源于那银肯的王爷,还有神湖的圣女,弓弦虽大,却也在神州之内,沧桑千年,也逃不脱六道轮回。还有,那些承担因果,心中有梦想的人们。他们的经历,每一个都是一个传奇,这些传奇只有在以后的时光当中慢慢与大家道来。
汗水,一点一滴,滴在地上,膝盖是刺骨的疼痛,那前行的坚韧,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当躺在石头上沉沉睡去的时候,却感受不到那大地的寒冷,也许这是自然给人的厚爱。每次醒来,身边还有一些同伴,一路前行,一路感受这泰山的苍凉和悲壮。师姐,这次是我们的领路人,她承担着其他四个人的因果和裱文。路上,有因为身体的虚弱,而摇摇晃晃的人,虽然,她身上有宿命的婴灵在作恶,不过还在坚强的前行,当胃中的杂物变成嘴中的汤食,一切变得更加痛苦和迷茫,似乎呕吐成了一种解脱。
徒步,是一种修行。泰山的祭拜,也许是另外一个层次的追求,就像我们两天时间穿越战银肯敖包和七星湖一样的越野。同样都是修行,都是阳气上升,浊气下降,用自己的意志碰撞身体的极限,很多奇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这次,师姐说,很累,因为这次承担的因果有点大,每次都没有这次累。
在我来的时候,师姐没有和我说起太多,对这里面的事也不是很了解,当以后用风水师的目光来衡量这次的行程,发现,已经走进了一个奇怪的世界,而且,是很多风水师,没有经历过的风水调节,感谢这世间的缘,也感谢一段不了的尘缘。
在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凡是能用语言去表达的,都不见得是自然想表达的东西,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佛说,不可说,不可说;道说,无名,天地之始,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就像耳朵和眼睛一样,眼睛看到的,耳朵不一定能听见,耳朵能听见的,眼睛不见得能看见,但是,你不能说他不存在,或者说没有能量。就像一个风水师,他能够处理很多事情,但是客户不一定能见到,都是听风水师说的,就算处理事情的时候能见到,也不是经常能见到。
夜,是黑暗的,当泰山的阳光能够普照大地的时候,我们依然在路上。就像那些朝拜的藏民一样,三步一叩,向泰山的中天门出发。饿了,吃点东西,渴了,喝点水,我们相互支持,就像众生一样,在很多时候,在自然面前一律平等,无高无低,无胖无瘦,无因无果,携手前行,一切皆观本心。
当我们到达南天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匆匆忙忙,走进碧霞元君庙,这里的气场和别处的不太一样,似乎显得异常的庄严和隆重。千年以来,这里沧海桑田,得天地之灵气,照日月之精华,观世间之生死,断人间之善恶。仪轨,是我没有经历过的,裱文是需要读的,香果是需要供奉的,当那元宝的火焰和香火腾空而去的时候,师姐的身体,似乎得到了解脱,这种解脱因果的办法,也许不是世间的唯一,但从某种层面来讲,是非常的耗费原力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快速的成长,帮助师姐承担一些因果,毕竟这是一段难得的道缘。
来的六人,其中五人有祈福的理由,这些有为家人祈福的,有为自己祈福的,有为道而祈福的。但是,我们都没有在泰山的半路上放弃,我们都成功的登上了南天门,都在索道下班之前,回到了起点。
在人生中,也许这是一种转折,也是另外一个层次的蜕变,今年,四十岁了,才发现,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他有他的规律,他有他的法则,我们需要按照这种法则去做一些事情,无论你信与不信,我们都与自然同行。
问道泰山,是一个风水师的梦,这个梦不知道是这个世界的真实,还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虚幻,但我终究是来了。东方,是震卦,也是先天的离卦,也是卯日兔的家,还是三和八的生数和成数,这是甲木和乙木的轮回之所,二月和春分,是阴和阳的交界,这是盘古上仙的头部,也是值符的帝旺之地。泰山,地天泰。所有的信息,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这是一个时空的节点。
问道泰山,似乎已经远去,但这是一个真正的起点,路,是需要走的,道,是需要行的。我们承担着众生的因果,我们也承载着众生的希望,我们是道的使者,维护着这世间的阴阳,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仅以此文,送给带我入道的师姐和世间心存大爱的风水师们。